五院專家講堂 |“農歷五月”話養生
來源:感染一科 王洋發布日期: 2024-06-12
到了端午時節,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到了,此時天氣高溫濕熱,蛇鼠蟲蟻會大量繁殖,疾病瘟疫也容易傳播,因此,古人將端午節前后,也就是農歷的五月,稱為“惡月”或“百毒月”。“毒五月”之“毒”,首先指濕熱之毒,農歷五月天氣潮濕悶熱時,人體的汗毛孔處于打開狀態,特別容易讓濕邪侵入。濕熱之邪入體后,阻滯氣血經絡,身體會出現津液氣血運行不暢,使人出現精神倦怠,身體困重,四肢乏力,面目四肢浮腫等表現。這種濕熱還會影響脾胃功能,出現口臭口苦、腹脹、胃口差,舌苔黃膩等情況。如果出汗時吹了風淋了雨,濕邪還會趁著汗毛孔打開進入體內,郁積在肌膚里,使皮膚長痘,出現濕疹、痱子等。那么,端午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?石家莊市第五醫院中醫專家王洋近日走進石家莊廣播電視臺,通過FM91.5《五院專家講堂》欄目,進行了詳細講解!
起居:晚睡早起,養陽氣
端午過后,日照時間更長,白晝時間更長,所以睡覺應更晚一些,早上起得更早一些。最好是在晚上十點半以前就寢,利于夏季養陽;早晨六點左右起床,頭腦更清醒,也不容易犯困,精力更旺盛。此外,午時是人體“合陽”的時候,午睡有利于人體陰陽的轉化,是中午養心的最佳方式。
飲食:健脾祛濕,調氣血
端午時節正值一年陽氣最盛之時,人們食欲下降,濕氣加重,而吃粽子、飲雄黃酒能夠健脾開胃、祛除燥熱,這些飲食習俗是很有養生道理的。
吃粽子
中醫認為,粽子中的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,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,不僅健脾養胃,還清浮火。包粽子用的葦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,經過長時間的蒸煮,粽葉內的有效成分可與內餡部分的營養融為一體,相得益彰,增強粽子的補益作用。同時,粽子中的配料,如紅棗、花生、赤小豆、綠豆、蓮子等,具有補血益氣安神、利尿祛濕排毒的功效,而火腿、鴨蛋黃、鮮肉等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。當然,吃粽子也應有所節制,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并由此產生胃酸分泌增多、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所以不可貪食。
雄黃酒
端午節后即進入炎熱季節,這期間不僅氣溫較高,空氣相對濕度也較大,有利于蚊蠅、害蟲的活動和繁殖,各種病菌隨氣溫升高而滋生,此時用雄黃殺蟲解毒防病最為適時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雄黃里含有硫化砷,通俗一些就是有砒霜的毒性,因此雄黃酒有毒,不建議飲用,后世則改為將雄黃酒灑于墻壁門窗來驅邪殺蟲。
紅豆粥
端午時節濕熱,喝紅豆粥可利水祛濕。紅豆又名赤小豆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說,“赤小豆可消水腫”。紅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養血、利水除濕、消腫解毒的功效,而且紅豆熬成粥,口感更滑潤,也更有利于營養的吸收。經常喝點紅豆粥可養心生津,對更年期中老年女性尤其有益。
運動:強身健體,防疾病
端午時節天氣悶熱,人體生理氣血運行不順,容易煩躁憂郁、心悸胸悶,還會影響臟腑的功能,亦可導致精神疾患。所以除了藥物、食療及平和心態外,也應同時加強運動。
健步走
在中醫看來心主汗液,夏季大量出汗容易加重心氣不足現象,但完全不運動反而會傷心氣。因此,可以選擇晨起散步、打太極、做八段錦等運動。
養心操
第一步按摩勞宮穴:勞宮穴位于手掌心。左右手對揉勞宮穴各2分鐘,使兩掌心發熱,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。第二步按摩膻中穴:膻中穴位于胸口處兩乳之間正中點,拇指按揉約5分鐘(可以左右拇指交替進行),使膻中穴局部發熱,起到通脈理氣的作用。第三步:搓熱雙手,用掌根部由膻中穴向下推至臍部。兩手交替進行,共推5分鐘,能起到舒心解郁的作用。
中草藥:避毒祛邪
我國很多地方端午時節有掛艾草的習俗,艾草可以治百病、招百福,掛在門上可以祛除各種毒物,使人身體健康。過去民間有諺語: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來”。端午節前后因為氣溫、濕度都比較適合細菌繁殖,容易造成疾病的流行。而艾草含桉油精,有抑制微生物生長、殺滅微生物的作用,而且具有特殊氣味,有很好的驅蟲效果。中醫認為,艾葉性味苦、辛、溫,入脾、肝、腎經。艾葉能散寒除濕,溫經止血,有回陽、理氣血、逐濕寒、改善肺功能等功效。
石家莊市第五醫院
與新中國同齡,有70余年治療肝病、結核病的歷史;
集傳染病診斷、治療、急救、科研、教學、預防、保健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救治于一體的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;
省市醫保定點醫院;
無假日醫院,節假日期間各種診療活動正常進行,方便患者隨時就診;
花園式醫院,綠化率達到35%以上,是患者治療、康復、休閑的場所。
把信任交我們手中 讓健康從這里開始
- 上一篇: 不吃主食能降糖?這些控糖誤區您需要了解!
- 下一篇: 五院專家講堂|帶您了解“黑熱病”!
相關信息